爱言情小说 > 养妻过丰年(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15 页

 

  我又不是药罐子!纂儿在心里哀号,可表面完全不显。“往后我一定会很小心不生病的,我们不搬家,好吗?”

  搬家,那可不是三两天的事儿,她所有的生财器具都在这里,牵一发动全身,盆栽还好,那些花树离了土可麻烦得很,何况,她还满喜欢这里的。

  闻巽啼笑皆非,她都生病了,他怎么可能还由着她随心所欲?

  瞧他一脸不以为然,纂儿赶紧又道:“你不是会功夫吗?了不起你和大叔教我一点,如果我学会武功,身子起码能练得强健一点。”

  “学武健身是好事。”如果她会那么点武功,身体应该会好一点吧。“你现在学虽然有点晚,想成为高手有难度,不过强身健体还是可以的。”

  “我也这么想。”她眼巴巴的瞅着他,“这样,我们就可以不走了吧?”

  像是知道她为什么不肯挪窝,闻巽一锤定音,“小孩子家家的这么爱操心,一切听我安排就是了。”

  其实,如果有那个条件,谁不想过那种被人捧在手心的生活?如珠如宝长大,不必凡事操心,最大的烦恼便是今天穿什么、明儿个穿什么,她没有办法变成那样的人,但是闻巽的话,她还是得听。

  接下来,她把所有的事都交给他,她真的就奉行起整天只要吃好、喝好、睡好的日子。

  不说京城四衢八街,车水马龙和摩肩接踵的人潮,也不说看不见尽头的十里长街和繁华,只说建筑物好了,京城和西雾县的房舍差别很大,京城的宅子风格庄重,青砖黑瓦,给人厚重扎实之感,一眼望过去,呼吸就会很自然的放轻了。

  而路人无论穿着还是气度,也硬是比县城多了几分优越感。

  嗯嗯,就连讲话节拍和行事步骤也都不一样。

  纂儿心里那个敬畏啊,乡下土包子进城,大概也就像她这样,看什么都新鲜,马车的帘子一直是掀着的,怎么看都不累。

  她才不管人家是不是会嘲笑她没见过世面,反正她确实没见过世面,不怕人家说话。

  他们抵达京畿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末,因为闻巽一直等到郎中确定她的身体无碍才动的身,在西雾县搭了一小段路的船,后来走官道,十辆马车的箱笼满满当当,东西看着多,其实没多少是纂儿的行李,一溜马车上装的全都是花树。

  跟车随行的除了喜婶、阿茶,还有几个懂花木的农人,说好走一趟京城,给了丰厚的酬金,管吃住,还有来回车钱,这些人是闻巽让喜嫌去找来的,其中包括了喜婶的儿子小忠。

  都说内举不避亲,闻巽并不觉得喜嫌让他的儿子来占个分额有什么不好,肥水不落外人田,再说纂儿亲眼看过小忠侍弄花草的功夫,她信得过的人,自然用得。 这一路走走停停,她那还称不上大好的身子,自顾不暇,花花草草真的只能交给这些人了。

  竹屋的主子都走光了,起先喜婶还愁着要去哪里找活计,没想到主子竟然问她愿不愿意跟着去伺候纂儿。

  她千百个愿意,当年会落脚在村子里,是为了养孩子,她最大的后顾之忧就是儿子,既然儿子有机会到京里去开开眼界,自己也得了机会,母子能在一起,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因此,即便风尘仆仆的赶路,沿途有闻巽盯着让喜婶给纂儿开小灶,伙食并不比在家里差。

  纂儿没忘记在小作坊让人家窑里烧的东西还没去拿,到了西雾县时,让闻巽停下,她去取货,顺便付清尾金,既然两人往后没什么合作机会,她要远行的事自然也不需要说道,只说自己病了一场,耽误了时间,便客客气气的告辞了。

  第六章 回到京城(2)

  他们抵达晁京,流火、未央与涉水三人不好跟着去辅国公府,便自行去了他们师兄弟惯常在京城的落脚处。

  相处了一段日子,自然不舍,几个大男人轮流安慰纂儿,反正都住京里,随时想到都可以互相探望,见面的机会多着。

  可虽说同样住在京里,纂儿也知道要像以前那样和乐融融的在一块儿是不可能了。

  看着纂儿的精神不好,闻巽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给她解说了辅国公府大致的成员有哪些。

  辅国公府是闻巽太爷爷那一代平夷荡寇,立下军功得到的爵位,到他父亲虽说已经世袭三代,但那年皇上秋猎遇刺,父亲救了皇上不幸身死,皇上回京后,便将父亲的爵位不以降等传给大哥,而母亲本就是一品诰命夫人,建坊题褒之余,更享贵妃品级惊仪,享一品诘命与贵妃俸禄。

  辅国公府的爵位落在大哥身上,但三个叔叔未曾分家,各据院落,平常各管各的,要有大事才互通有无。

  他有一姊二兄长,皆为嫡子女,大姊已嫁为人妇,两位兄长也已成家,他是遗腹子,是家中老么。

  其它各房闻巽只说并不重要,往后要是见了再说。

  “我现在说这些,只是让你心里有个数。”

  四房同住,是个大家族,在古代若父母健在,儿子们基本上不分家,这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承袭祖上余荫,信奉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只是这一路听下来,巽哥哥的祖父母已经不在,亲爹也过世了,父母健在这一条不成立,这些个老油条般的叔叔们应该也娶妻生子了,却还同住一个屋檐下,这么多的人口住在一起,往好听的说是树大根深,往难听的说,这牙齿有时还会磕着嘴唇,事能少吗?

  不过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的她就是个屁孩,自己这会儿还不是要去依附人家,寄居人家屋檐下?

  所以,她哪来的立场说道?

  “我已经去信向母亲说过,会带一个小姑娘回去和她作伴,你见着母亲,不用太惶恐,母亲的人看着虽然严肃,其实很好相处。”

  纂儿知道他是在安抚她,而且随着越接近辅国公府,她的心七上八下提了十五个水桶,不安极了。

  辅国公府彝秀堂。

  万物萧瑟的季节,一早下了一层薄薄的雪,已经叫下人都扫干净了,走道的盆栽也全换上花房里最鲜妍的,成串的柿子沉甸甸的挂在树上,来来去去的婆子、媳妇更显出那几分的郑重。

  屋里透着淡淡乌沉香的气味,一个有着银盘脸的老太太坐在暖炕上,手里慢悠悠的转着黑檀木佛珠,念了一会儿的佛,略显心神不宁的问着身边的廖嬷嬷,“不是说小半刻就会到,怎么还没见着人影?”

  “已经让腿快的小厮去前门盯着,只要一进大门,就会让看门的婆子立即回报。”

  “这宅子盖这么大做什么,走个路也得半天。”

  廖嬷嬷是老夫人蒋氏身边的积年老人,哪能听不出来她想念么儿,自从接到书信的那天,便吩咐三爷院子里的人把已然整理得一尘不染的院子又里里外外理了一遍,缺什么、少什么的一定要赶紧补上,还把三爷的衣服全拿出来,该晒的、该汰换的都不敢疏忽,就是不能让三爷觉得不方便。

  这也难怪,他们母子可有大半年没见了。

  蒋氏也知道即便不用她吩咐,止观园的下人做事一点也不敢马虎,这些年,别的院子不说,三爷看着年纪最轻,驭下却做得最是滴水不漏。

  “我说淑女,巽哥儿说要带一个丫头回来,是什么意思?”淑女是廖嬷嬷的闺名,这些年来,也只有主子会这么喊她了。

  “老夫人,三爷信里不是说那个小姑娘是微生拓留下来的孩子?老夫人记得微生拓吧,那个老跟在三爷边的忘年友人?”说是友人,在外人看来和亲卫差不多,一身武功扎实,三爷对他十分看重,总是走到哪儿带到哪儿。

  “微生拓啊……”只要是小儿子身边的人,她多少都有印象,因为他从不随便把人往家里带,这个微生拓,她记得是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巽哥儿为了找那小姑娘找到都忘记我这个老婆子了。”

  “哪里是,老夫人忘记三爷肩上可扛着整个家族的庶务,加上公中的铺子,还有他自己的产业,就算学那孙猴子会变身,多出十双手来,这么多事情也忙不过来,老夫人体谅把那些个得力心腹都送给了三爷,但三爷是什么人,凡事不过眼哪能放心?所以他有多忙,老夫人还能不知道?”

  这时候只要廖嬷嬷的心稍微偏颇那么一点点,把老夫人往歪里带,说两句纂儿的不是,纂儿将来的日子可就难过了,但她是个处事公正的,就事论事。

  蒋氏长年没什么笑容的眼儿飘过一抹欣慰的光彩,果然是跟着她一辈子的人,这些年来,也亏得有她才能陪着她说说话,否则这日子让人怎么过呢?

  正欷吁着,候在正堂外的大丫头一脸欣喜,匆匆来禀——“老夫人,三爷回来了!”

  “不是让底下的人见到人回来就赶紧来知会一声,我们好准备准备,怎么人就到了?”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